广西热作所(东盟)亚热带植物园位于南宁市北郊邕武路21号,始建于1974年,前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研究所(简称广西热作所)引种标本园。园区面积1510亩,包括核心区科普园,以及木薯、芒果、龙眼、剑麻、甘蔗、茶园等热带、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和实验基地,是集科普教育、科学研究、植物观光、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园区。
园内保存有3000多份热带、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,是广西区内保存热带、亚热带经济植物资源种类最多的单位,也是全国最重要的三个热带作物品种资源保存基地之一。整个园区以南方果林为特色,突出科普主题,设有多个特色植物景区如棕榈植物区、池杉林、马拉巴栗园、名优树木园、热带水果园、种质专类园等,配套建设科普体验中心、树人屋花果房、叶子世界、青少年研学农场等科普场所。
基地于 2006年荣获南宁市“绿色环境教育基地”称号;2008年得到共青团区机关工委授予的“区直机关青年活动基地”称号;于2013年被广西科协命名为“广西科普教育基地”;2019年被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授予“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”;2022年被中国科协认定为“2021-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。
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、农业科技资源,针对青少年推出植物导赏、科普讲座、动手体验等形式多样、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活动,形成了一系列具自身特色的科普研学项目,如热带作物研究系列--“薯你最棒”木薯主题研学活动、咖啡DIY、热带水果猜猜猜;亚热带植物王国探秘--小小植物学家、自然中的数学、树人屋自然课堂等。先后有100多家中小学校、高校到基地开展自然研学和团建活动,全面推进了大众科学素养。
注重科技资源科普化,开展科技下乡、乡村科普等活动,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献智献力,为地方产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。累计组织农业专家参加服务200人次,开展科技培训200余场次,培训人数达10000人次。
科普基地常年与广西科协、广西农学会、中国热作学会等合作开展热带农业主题科普活动,参与全国科技活动周、全国科普日、广西八桂科普大行动等重大科普活动,向公众普及热带、亚热带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知识,搭建了科技服务公众的社会平台,科普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超过10万人,科普影响辐射整个华南热区。
展望未来,植物园立足自身区位、资源和环境优势,在广西农科院、广西科技厅、广西科协等上级单位的关怀领导下,坚持科研带动科普,为科普注入新活力,实现植物园科学研究、科普教育、特色旅游的创新可持续发展。
植物园自然环境优美,具有丰富的植物景观,来到这里不仅能娱悦身心,还能探索自然奥秘,提高科学素养。
植物园里活动精彩纷呈根据季节变换,适时推出多种主题科普活动。果林生态游、农家体验游、亲子春秋游、自然研学课堂、校外生物课堂等。
每年参与全国及广西的科技活动周、全国科普日、科普基地暑期联展、八桂科普大行动等重大科普活动,向公众普及热带、亚热带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知识,搭建科技服务公众的社会平台。
先后被授予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”、 “广西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区直机关青年活动基地”、南宁市“绿色环境教育基地” 等称号,科普教育工作成绩显著,屡获嘉奖。